資訊與學習

學習輔助軟體與平台

第一台電腦是在 1946 年發明的,在發明的 12 年後, 西元 1958 年時使用電腦來幫助教學的想法被提出來,這就是 CAI 軟體的由來。利用電腦來輔助教學,是以滿足教師需求為開發的方向,所以並不完全符合學生學習需要。因此在稍後幾年,CAL 的概念被提出來,L是學習的首字母,顧名思義是聚焦於從學生學習的觀點去開發教學軟體,融入了遊戲的元素讓學習更有樂趣,也更吸引小朋友更容易產生學習的動機。CAI 和 CAL 一開始是聚焦於12 歲以下孩童的學習,但也有些商業公司將成年員工的訓練,轉型成使用 CAL 軟體來輔助訓練。

幾乎所有的小學課程都有對應的 CAI 軟體可以使用,例如:電腦課的打字遊戲、國語課的學習光碟、自然課的虛擬實驗室、數學課的四則運算遊戲、數位幾何軟體、英語課的英文冒險遊戲......等等。

在網際網路開始流行之後,學習輔助軟體開始出現在網路平台上面,結合學生班級經營、課程管理、成績管理...等功能,推出完整的線上學習平台,成為新的發展趨勢,此時發展重點聚焦於大專院校的高等教育階段。第一個聞名世界的學習平台是 Moodle

同一時期,為滿足學校行政人員需求的「校務行政系統」也開始發展,所謂「學校」就是指校園、教師、學生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,會產生學校行政、教師進修、學生組織、家長組織.....等各種行政業務。如果結合線上學習平台與校務行政系統是否足以取代學校呢?這樣的想法觸發了「虛擬學校」的構想大家熟悉的 google classroom、apple classroom......等平台,則是將教室虛擬化的工具,算是「虛擬學校」的一部分實現。

小朋友如果想取得各種學習輔助軟體,可以到教育部設立的「教育大市集」,網址 https://market.cloud.edu.tw/

適用於 iphone 和 ipad 的教育軟體一覽表,網址 https://apps.apple.com/tw/genre/ios-%E6%95%99%E8%82%B2/id6017 

適用於 android 手機和平板的學習輔助軟體,網址 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category/FAMILY?hl=zh_TW&gl=US

開放式課程

2001 年開始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將所有課程的相關資料上網,稱為「開放式課程」,是一種公開、免費的課程,內容包含上課講義、教學錄影、課堂作業檢討...等等。開放式課程的出現,一方面是因為「開源運動」的倡導,另一方面也是「自主學習」理論發展的結果。

所謂「自主學習」能力,包含了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目標、管理自己的學習進度、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效...等能力,而要滿足這樣的學習需求,就需要有「開放式課程」。目前開放式課程主要聚焦於高中以上的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。

台灣最早投入「開放式課程」的大學是新竹的交通大學,並且成立了「台灣開放式課程暨教育聯盟」,有 40 多所大學加入,相關課程內容可以從這裡取得,網址 https://www.tocec.org.tw/web/school.jsp

針對高中以下學生設計的台北酷課雲,也有許多免費的課程內容,網址 https://cooc.tp.edu.tw/

蘋果公司的 youtube 和 Podcast 上面除了有台大的開放式課程以外,還有許多適合小朋友收聽的教育節目,例如:科教館的「科科出來講」、國語日報「課外小學堂」、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的「打開小耳朵」、美國社區廣播電台(ICRT)的「News for Kids」 ......等等節目。

公共電子書資源

「電子圖書館」這個想法是在 1975 年提出來,當時因為網路速度緩慢以及多媒體技術尚未成熟,許多電子書只是紙本書的掃描版本,電子書的流通格式尚未被開發出來,因此閱讀的體驗並不好。一直到 epub 這種可以進行版權保護的電子書格式出現後,電子書才真正的流行起來。目前除了有可以借閱 epub 電子書的桌面軟體和 App,也有專為了閱讀電子書而設計的硬體,例如:雅馬遜書店的 Kindle、樂天書店的 Kobo、索尼公司的 Sony Reader...等。

台灣第一個公共圖書館是在日據時代西元 1923 年成立的「台中州立圖書館」,該圖書館於 2017 年改名為「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」,並且開始使用數位科技進行圖書管理,2018 年則推出了可以提供電子書給市民大眾借閱的 App,也可以從網頁直接閱讀,網址 https://ebook.nlpi.edu.tw/

目前台灣各大圖書館都有提供電子書借閱的業務,教育部教育雲電子書整合服務平台,則將台灣各大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資源,整合在一起方便學生借閱,網址 https://oidc.ebook.hyread.com.tw/。 

台北市政府採購的線上資料庫,除了電子書以外,還包含雜誌、報紙、影音資料庫...等數位內容,可以使用台北市單一身份驗證登入免費使用,網址 https://onlinedb.tp.edu.tw/

其它還有民間廠商開發的各種電子書系統,例如:hyread 凌網科技公司,網址 https://ebook.hyread.com.tw/iread 華藝電子書,網址 https://www.airitibooks.com/;聯合報業的 UDN 電子書 https://reading.udn.com/遠流出版社的台灣雲端書庫,網址 https://www.ebookservice.tw/

遠距教學 vs 課堂教學

台灣在疫情期間曾經開啟了為期三年的遠距教學,在這段時間學生、老師以及家長都被迫使用 ZoomGoogle MeetTeams...等各種遠距會議系統進行教學活動,遠距教學與大家熟悉的課堂教學之間,有很大的差異需要教師與學生重新適應。

對於教師來說,遠距教學有許多「缺點」,例如:無法板書必須事先製作成簡報或文件、無法課間巡堂、無法收繳作業必須結合 classroom 等學習平台、無法進行公平的小考、學生忘記上線而缺課...等等各種問題。

對於學生來說,無法到學校上課,意味著失去了同儕之間的實體互動和交流,無法跟同學一起嬉戲、打球,雖然天天在線上見面,但仍然感受到孤單和寂寞。

對於家長來說,以前不需要陪伴自己的子女上課,不需要直接面對教師對子女的指責,不需要在學生上課期間管理孩子的常規,可以說在疫情期間家長也成了半個教師。當然,也有完全躲避上述責任的家長,在學生上線時躲到其它房間看電視,即使是眼不見為淨,但也無法避免來自其他上線家長的異樣眼光。

遠距教學即便有上述的許多「缺點」,造成很多的困擾,但也帶來正面的影響。

對於教師來說,遠距教學迫使教師學習和熟悉科技工具,除了視訊軟體還包括耳機、麥克風、攝影機的設置和安裝,在課程準備上也比以往投入更多心力。教師不需要巡視課堂、管理常規,也更容易維持良好的上課紀律(例如:只在提問時打開指定學生的麥克風),連帶的教學效率、時間和進度的掌握也更得心應手。

對於學生來說,即使缺課也有上課實況錄影可以補課,不受到調皮搗蛋同學的影響可以專心學習,同時也在家長面前被迫學習如何遵守常規,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學習如何主動繳交作業,自主依照上課時間表準時進入各科不同的線上教室。

對於家長來說,獲得了一窺課堂教學實況的機會,能從旁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。同時,有了更長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,能增進與子女的親密關係。

遊戲化教育

將遊戲的元素導入到學習過程之中,就稱為「遊戲化教育」,有兩種不同的觀點:一、教學內容遊戲化:將教學內容設計成遊戲,或者遊戲本身即具備教育意義,這類的遊戲被稱為「嚴肅遊戲」,並不是遊戲嚴肅不好玩,而是指遊戲背後要探討的是嚴肅的社會議題。二、教學過程遊戲化:在教學活動中引用遊戲的要素,包括:HP、等級、職業、任務獎勵、排行榜、組隊......等等,以這些要素來促進學習動機、專注度、主動性,而並非讓學生進行遊戲。雖然兩派學者對於遊戲化運用的方式看法不同,但都承認「從玩中學習」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。

早期的嚴肅遊戲,大多為桌遊類,方便帶入課堂,在沒有電腦可以使用的環境,一樣可以進行團體遊戲。在教室電腦普及之後,也有許多教育類的桌遊被改寫成電腦遊戲,經過多年的發展,教育遊戲已涵蓋:軍事訓練、教育、科學探索、醫療保健、應急管理、都市計畫、工程、政治...等各種領域。例如:訓練飛行員的「模擬飛行」、模擬公共衛生系統的「瘟疫公司」、訓練運算思維的「Code.org」、描述人類文明演進(世界史)的「文明帝國」、講述三國歷史的「三國志系列」、讓你甘願運動的 Switch 健身環、讓學生光明正大邊學習邊打怪的「PaGamO」、專案管理業界的教具桌遊「The getKanban」、以及近幾年於產品設計與UI/UX界備受好評的「UX in the Jungle」......等等。更多的遊戲列表請看維基百科

教學過程遊戲化,主要分為課堂教學、班級經營兩大類。課堂教學過程中,使用遊戲機制來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和參與意願由來已久,老師通常會在考前複習的時候讓全班進行分組對抗、跑壘遊戲,這就是最早期的教育遊戲化。通常課堂教學遊戲化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和主動性,經常會使用點數、徽章、排行榜、任務獎勵...等機制,這樣的遊戲化是最容易達成的,但無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行為。因此班級經營的遊戲化開始被提倡,透過角色扮演遊戲機制,包括:等級、職業、經驗值、施展能力...等要素,將每天的上學生活直接變成一個大型遊戲,例如:針對 4~12 歲兒童開發的 「classdojo」,針對 10~18 歲學生開發的「 classcraft」。

生成式 AI 的學習應用

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erative AI)是一項快速發展的新興技術,能透過人工智慧模型判斷描述文字的特徵,並根據特徵生成文章、圖片、影片...等作品,生成式 AI 就像一個故事接龍大師,能夠利用事先訓練好的材料,排列組合成一篇不錯的文章。如果只看生成的內容,會覺得 AI 好像跟真正的人類差不多,不但聽得懂人類的語言,也能寫出很不錯甚至超越人類的文章,然而這些表現是來源自人類寫的文章,並不是 AI 自己「創作」出來的。

生成式 AI 的出現,大幅提升了學習和工作效率。例如:當你提出問題時,生成式 AI 可以提出建議、補充觀點,能夠針對特定議題,幫你濃縮專家意見變成一篇大綱,可以依據你的提問幫你製作簡報,可以根據簡報內容生成插圖幫你美化版面。

要善用生成式 AI 需要一些技巧,你可以將生成式 AI 設定成自己的角色(例如:你現在是一個小學生),然後描述你的目標(例如:老師要你寫一篇作文,題目是:「我的志願」),說明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你想要怎麼達成目標(例如:你的志願是成為飛行員,你要說明自己為什麼想成為飛行員?付出了哪些努力?以及未來要加強哪些部分,才能幫助你達成目標?),有了這些具體的說明,生成式 AI 可以為你產出內容豐富,適合你的程度,而且為你量身定做的解答。

使用生成式 AI 除了上述提到的設定「角色」、「目標」、「方法」之外,還可以加入「條件或限制」(例如:飛行學校的入學年齡)、提供「上下文脈絡」(例如:你的父親是一名空軍軍官,負責測試新的飛機)、要求「回應格式」(例如:請使用繁體中文)。

圍繞著同一個主題與生成式 AI 進行多次對話,這些對話被稱為一個「脈絡」,有一些平台允許你把「脈絡」儲存起來,可以當成下一次對話的「前提」,這個方式能夠建立一個專屬於自己的人工智慧助手。

所謂「脈絡」是指對話中提及或隱含的其它事物,比較明顯的脈絡會出現在對話的上下文中。舉例來說,前面已經聊過小明有一個妹妹叫小華,那麼後面對話中出現的「哥哥」當然就是指「小明」,「妹妹」就是指「小華」。這些對話裡面含了「親屬關係」這個脈絡。

生成式 AI 的缺陷與限制

生成式 AI 與鑑別式 AI,都有共同的缺陷,那就是「偏見」,由於 AI 訓練的資料來自人類,而人類對很多事物的理解都帶有自己主觀的意見,這些主觀意見有可能在篩選訓練資料時發生作用,而透過帶有偏見的資料污染了 AI 模型。因此,並沒有絕對客觀的 AI。由於生成式 AI 比起鑑別式 AI,更需要貼近人類的觀點(以人類的方式輸出回應),更大量的透過網路爬蟲取得論壇或網頁文章,這些內容大都為一般民眾的言論,而非專家、學者提出的意見,因此偏見就會被放大,這些偏見包括:

生成式 AI 的第二個問題是「幻覺」,所謂幻覺是指 AI 的回應裡面包含一些偏離事實或純屬臆測的內容,因此當你要求 AI 為你摘錄文章內容時,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原始文章裡面沒有的觀點或資料,根據 AI 研究者的統計 chatGPT 的回應中有 3% 是屬於幻覺。另一種「幻覺」則是人類自己產生的,通常人類會把 AI 的情緒表現當成是 AI 表現出來的「人性」的一部份,例如:AI 會道歉,會承諾改善,回應很有禮貌...等等。事實上,AI 只是數學模型,是沒有情緒的,可以說 AI 的回應是計算的結果而非「發自內心」的。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,人類的語言有「字面意義」、「延伸意義」、「情緒意義」三個層次,目前的人工智慧只能聽得懂「字面意義」,因此,與生成式 AI 聊天,也僅止於字面意義上的交流。(所謂「AI 聽得懂」是指「AI 能擷取句子的特徵並進行比對」,而非 AI 能「理解」文字背後的意涵。

對於我們來說,生成式 AI 還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陷,就是 AI 不能理解中文語境,由於目前推出生成式 AI 的都是美國公司,以 GPT-4 為例,其訓練資料中有超過 50% 是英文資料,30% 為西班牙文,其他語言略少於 20%,其中中文資料只佔 1%,而中文資料中也有 90% 是簡體中文,這就造成生成式 AI 對繁體中文的理解不足,過於台灣式的成語、習慣用語、文化現象,AI 並沒有學習也無法正常的回應,AI 提出的建議也有許多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產物,並不能適用於臺灣。

生成式 AI 也進一步造成價值觀的衝突,在 chatGPT 問世不久,中國就推出了自己的生成式 AI「文心一言」,其目的是為了避免社會大眾從 chatGPT 的回應中接觸到西方的「民主」、「自由」等核心價值,即便回應中沒有出現這些字眼,但從回應中的字裡行間仍然可以體會到「尊重差異」這種現代文明概念。中國所面對的問題與我們台灣剛好相反,由於 chatGPT 學習了大量的簡體中文資料,因此當討論的主題偏向東方社會的議題時,可能會在回應中出現簡體特有的詞彙和中國集權價值觀,如果學生沒有能力辨別就有被洗腦的風險。

綜合上述的討論,生成式 AI 只能當成參考,內容必須自己小心求證,因為 chatGPT 雖然不會說謊但常常有幻覺,同時也要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去判斷 AI 的建議是否符合自己的社會文化經驗,是否有違反社會風俗或倫理。面對生成式 AI 與面對假新聞一樣,必須要有警覺性,也有要足夠的媒體素養,畢竟大部分的假新聞都是透過生成式 AI 製造出來的。

學習單